近日,随着昌平雕塑一条街上雕塑的拆除,北京80年代中期设计的40%的劣质城市雕塑的拆除工作已全部完成。
自1999年开始,北京市的城市雕塑开始讲究从历史、格言、人物、事件及所特有的环境、场景中,展示雕塑与环境的结合与个性。如长安街上的《和平》、《海豚与人》、《树》、《和风》等,都是从100倍的征集方案中选拔出来的,尽管难度大,但的确是精品。今后,城市雕塑的雕建总原则是“积极稳步,宁缺毋滥”。
(《北京青年报》2001.1.6 梁琦文 摄影 范继 文)
[值班总编推荐] 用你我的匠心,托举起繁盛的中国
[值班总编推荐] 把握新形势 擘画新蓝图——习近平...
[值班总编推荐] “健康丝路”为上合注入新动力
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
【详细】
秦嗣德: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
劳动铸就中国梦
以高质量网络法治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
手机光明网
光明网版权所有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